来源:成都西南脑科医院在线咨询
它没有庞大的躯干,却有着一对可多维度转动的灵活机器臂;它没装GPS,却能凭借影像导航,将大脑内部的病灶精准清除,为脑病患者带来快速疾病的希望。日前,成都西南脑科医院携手多家单位基于影像导航和机器人技术创立的“脑立体定向仪”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华医学奖、课题及总军事课题资助,并以优秀的成绩通过了医生组的结题鉴定。
项目名称:脑立体定向仪
脑科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脑科手术治疗的核心瓶颈问题是术者视野和操作的局限性。针对上述问题,中国计划将“远程脑外科机器人辅助手术系统临床应用研究”列入重点科研课题,联合北京航天航空大学、海军总医院和清华大学合作开发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机器人脑定向微侵袭技术系统,命名为“脑立体定向仪”。
该成果明确了智能脑科手术操作规范,了影像导航、手术机器人、远程遥操作等关键技术群,形成了一套符合我国临床实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脑科手术体系,实现了复杂手术标准化、常规手术微创化、关键操作智能化,极大地改善了手术效果。
揭秘——医生动鼠标 机器人“操刀”
智能脑科机器人是如何做手术的呢?在成都西南脑科医院医疗机器人手术室里,成都西南脑科医院神经外科的张涵博士向记者介绍了机器人手术过程。
脑立体定向仪+神经调控技术,是借助目前医学界较先进的航天机器人手臂,运用微侵袭神经外科技术(CT脑立体定向、神经导航结合显微手术等)进行病灶靶点定位,建立与靶点对应的三维坐标体系快速准确定位脑内病变的神经细胞核团或神经纤维,采用该机器人手臂的精密传感器进行专业分析,将仅0.3mm的射频消融针探入脑部病灶,实施病灶损毁、神经细胞核团或神经纤维功能调控;同时,机器人手臂还会将正常功能的T神经细胞准确无误的植入受损病灶,激活和修复该区域的神经细胞,从而修复、激活已经受损的大脑皮层,恢复大脑神经细胞功能的再平衡,不仅治疗更加专业,且还让患者康复到了接近正常人的水平。
准度超医生 手术不打颤
在人们的印象中,做手术要找经验丰富的医生手术效果才有保障,不过有的时候,经验丰富的医生也比不上机器人的精准。“人的手都会疲劳,有时候稍微哆嗦一下,手术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而机器人辅助就可以很大地提高手术的稳定性,使脑科医生手术更加精准”,张涵主任表示。
张涵博士称,机器人辅助脑科手术应用计算机,把患者的影像资料如X光片、CT、核磁等进行叠加的分析处理,然后根据分析结果,控制机器臂完成一些医生不能完成或完成得不好的动作和步骤,很好地解决了传统手术中遇到的难题。
导航定位精 患者辐射少
目前,脑病患者接受传统脑科手术要先借助X线诊断设备,经反复透视,然后依靠医生的空间想象和徒手操作确定手术路径。这种方法一方面会使患者和医生长时间暴露于X射线,接受大量的辐射,另一方面,由于徒手操作无法实现准确的定位,手术位置往往不能达到预期效果,从而出现并发症而导致手术失败。
据张涵博士介绍,“脑立体定向仪”包含一整套诊疗体系,包括:大脑皮层的三维重建技术、脑血管的三维重建技术、头颅MRI、CT、血管影像技术、PET-CT等影像融合技术、影像透明化技术等,通过需要手术的计划与术前数据,病人登记和准确定位和处理的仪器,根据患者不同类型需求进行手术评估,结合自动仪表导航,可以让医生通过较清晰的视觉来完成大脑的显微手术。其准确度可以达到一根头发丝的程度,甚至连较小的神经也有清晰的三维图像,真正实现该类疾病诊疗无手术切口。
机器人手术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不少患者有疑问:机器人手术费用是不是略高于非机器人手术?
张涵博士表示:从整体的社会效益来看,机器人手术精准、微创、患者恢复快,对脑部病灶定位准确可达到微米级,安全可靠。手术路径规划只需3-5分钟,30--60分钟即可结束治疗。多数患者于治疗后2~4小时,即可进流食。术后次日,术前病情较轻者可下床活动,一般3-5天即可出院,减轻患者和家庭的负担。与传统手术相比,脑科机器人手术中减少透视73%,显著降低医患双方辐射伤,减少了手术并发症带来的额外经济负担和患者痛苦。
张涵 神经外科 医学博士
成都西南脑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席医生,副主任医师,神经外科博士学位,原进修任职于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脑科医院、上海脑科医院、哈医大四院神经外科工作20多年。参与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计划)机器人立体定向技术的临床推广。
擅长:机器人立体定向射频及交感神经阻滞术对头晕头痛、三叉神经痛、眩晕症的手术治疗,对脑瘫典型外科评估及脑起搏器(DBS)、迷走神经刺激术(VNS)手术有较深的造诣。